兵人在线BBIC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 三游酷玩 (17年老字号诚信模玩店)
★ 犹大模玩 - 【雕像专营形象店】
☆ 呼和浩特 呼市兵人HOBBY CASTLE
★ 香菜模玩(皮皮虾模玩店)
☆ 北京 Easytoys国贸旮旯玩具店
★ 广告位 -------------- 空缺中
☆ 广州 优之兵模 兵人专卖店
★ 广告位 -------------- 空缺中
★ 广州 专业兵模玩具店-【主营批发】
★ 广告位 -------------- 空缺中
★ PJ玩具铺仓储批发店- 【主营批发】
★ 广告位 -------------- 空缺中
☆ 武汉 藏影兵人沙龙
★ 广告位 -------------- 空缺中
☆ 天津 神秘博物馆 实体店
☆ 御车族-福州兵人模型店皇冠金牌店
楼主: doubleblueboy

第三帝国27位元帅合集(呕心沥血铸就梦想)不断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BBICN 上海旗舰淘宝店
[编辑本段]个人简介
  埃尔温·隆美尔无疑是最有名的纳粹将领,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对他的褒奖著述甚多,战后,联邦德国用他的名字给战舰街道和兵营命名,美国还拍摄了吹捧他的影片《沙漠之狐》。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认为,构成出入隆美尔传奇色彩的因素,首先是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诈和诡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常使对手措手不及。他被塑造成超脱政治的军事天才人物,几乎忘记他纳粹将领的本质。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陆军元帅隆美尔手持权杖的标准照隆美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名将,深得希特勒的器重,他出身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之家,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军校教官,希特勒警卫部队的指挥官,装甲师师长,集团军和集团军司令.在德国入侵法国时,他指挥的第7装甲师进展神速,挺进最远,被称为“魔鬼之师”;在北非战场上,他指挥德国的非洲军团在兵力相差悬殊,战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屡败英军,并一度进抵阿拉曼,逼近埃及的开罗城;在盟军大规模反攻时,他主持修筑了著名的大西洋堡垒,并指挥了诺曼底抗登陆作战.作为希特勒的心腹爱将,他为纳粹德国付出了犬马之劳,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德国国防军二十六位元帅之一.后因对德国的政治前途和军事前途失去了信心,与希特勒在政治和战略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又因无意卷入了反希特勒的秘密活动,被迫于1944年10月服毒自杀.

[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终于发动了准备已久的侵略战争。在西线,德军采取闪击战术,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便越过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继而侵入法国。在向法国的进攻中,隆美尔担任第4军团第7装甲师师长,负责突破缪斯河向瑟堡入侵的任务。隆美尔越过法国边界后,隆美尔的前卫部队一直尾随撤退的法军第1、第4两个骑兵师前进,5月12日下午到达缪斯河。这时,位于地南特和豪克斯的两处桥梁已被法军炸毁,隆美尔的装甲师渡河受阻。   5月13日清晨,隆美尔不顾法军炮火的轰击,来到岸边,了解敌情,寻找渡河位置。他发现法军在河西占据着有利的隐蔽地形,用重炮封锁缪斯河,使德军很难找到他们的准确位置;这里的所有渡河工具几乎部被法军击毁,只要德军一出现,就有被歼灭的危险。经过现场侦察,隆美尔认为只有用强大的炮火压住西岸所有被怀疑是敌军隐伏的地区,方能使德军渡过缪斯河。   于是,隆美尔调来炮兵,在渡河前又下令燃烧沿岸一带房屋充作烟幕。然后,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开始强渡。强渡时,隆美尔乘坐第一批船,直接进行指挥。当在西岸建立了一个立足点之后,隆美尔又立即返回东岸,来到第2步兵团的渡河点。第2步兵团有一个连的工兵正在架设一个八吨式的浮筏,他立即命令改换为十六吨式。隆美尔下达这一命令的目的,是要让一部分战车尽早渡河,不然,已经到达西岸的步兵将会遭到法军的战车与大炮的袭击。不出所料,载运战车的浮筏还没有抵达波岸,法军已经发动了反击。第二天上午,第一批十五辆战车在西岸登陆。隆美尔即指挥河西岸的德军向荫蔽在森林里的法军进攻,掩护后续部队渡河。   德军突破缪斯河防线,给法军造成了严重威胁,法军遂放弃缪斯河防线向后撤退。
[编辑本段]先发制人
  隆美尔率领先头部队紧紧追击从缪斯河撤退的法军,他以战车团为先锋,用炮兵作掩护,快速前进,把友邻部队远远地甩在后面。   从6月5日起,隆美尔的装甲师已经开始从索穆河北岸向南岸发起进攻。索穆河上的公路桥,在法军撤退时已经被炸毁,只有两座铁路桥和两座旱桥没有破坏。隆美尔在向索穆河南岸发动进攻前,首先以强大的炮火对这几座桥梁作封锁性的射击,当占领这四座桥后,即令战车、其他车辆和步兵迅速通过,6月6日晨,隆美尔的装甲师已在索穆河南岸像演习一佯,以疏开的战斗序列,越野前进。装甲车打头阵,一面走,一面战斗,前进的速度恰好使步兵可以跟得上。这一天,德军前进了十二英里,第二天前进了三十英里。隆美尔装甲师于6月20日攻到瑟堡,把法军打败。   在六个星期的战斗中,隆美尔的装甲师仅死伤二千余人,而俘获敌军则共计有九万七千余人,由于这次进攻的胜利,隆美尔荣获了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   隆美尔在对法作战中总结出一条经验:在两军对战中,谁先用火力压制住对方,谁就往往可以获得胜利;在静止时等候战况发展的人,常常总是会被对方击败。因此,即使不曾发现对方准确目标,也要先发制人。
[编辑本段]速度第一
  1940年6月,正当法西斯德军进攻法国的时候,意大利则一面向英法宣战,一面乘机出兵北非,进攻英属埃及和索马里,企图夺取苏伊士运河,控制地中海直通印度洋的通道。12月,英军开始反攻。意大利军队被迫向利比亚境内撤退。1941年初,英军在利比亚的托卜鲁克登陆,对从埃及撤退的意军进行夹攻,经过两个月激战,意军十个师被歼。1941年2月6日,德军决定派一个轻快师、一个装甲师去援救意军。隆美尔被任命为援救意军的德国非洲军的军长。   从2月11日起,隆美尔开始到非洲战场了解情况,发现英军已经占领了本海齐,并准备向提波里坦尼亚境内进攻。于是,隆美尔首先命令意军必须坚守塞尔提海湾地区的提波里坦尼亚防线。因为这条防线既可以防止英军继续深入,又可以使德国空军在非洲有一个可供作战的必要空间,以便向英军发动闪电式的进攻。但是,面临的问题却是兵力不足。如果等待德军的两个师全部到达,再阻止英军的进攻就太迟了,而现在只有一个团,提波里城的意军在遭到失败之后士气又大为低落,多数军官已经捆好了行李,希望能够早日撤回意大利;为了阻止英军的继续进攻,隆美尔决定利用现有兵力,包括即将到达的第一批德国援军在内,并已要求空军对本海齐港口发动一次空中攻击,炸毁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路线,破坏英军的增援。隆美尔的计划遭到意方的反对,意大利的一些军政官员在本海齐地区置有产业,不愿意向那里轰炸。意军则不相信能守住塞尔提地区和阻止英军进攻。意军在隆美尔的坚决主张下,轰炸了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线,并于2月14日派出一个师向塞尔提增援。同一天,德军的先头部队--第三侦察营和一个战防炮营也到达了提波里港,二十六小时后就开到了最前线。16日,隆美尔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总指挥权。   2月底,隆美尔获得敌方一个新情况,英军王牌第7装甲师撤回埃及,进行休整和补充;它的战区由刚从英国调来、都是新兵的第2装甲师的一半兵力来接管。澳军第6师也调换了第9师,而该师有一部分因补给上的困难还未开到前线。英军敢于这样作,是因为他们认为德国前来支援的兵力很少,不敢贸然行动。与英军的想法恰恰相反,隆美尔没有等待德军全部到齐,便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和条件,采取了大胆的进攻行动。此时,德军第5战车团和意军一个师已经开到前线。3月15日,隆美尔把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迅速向南挺进了四百五十英里。这次行动,给了英军以意想不到的打击,同时还获得了在非洲条件下作战怎样进行装备和如何长途行军的经验,为以后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3月24日清晨,隆美尔指挥德军又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地和飞机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后,即占领了可以控制这一带高地的梅尔沙隘道以及比尔盐水沼地以南的高地,并在那里构筑工事,准备固守。这时,隆美尔面临的问题是,等待兵力在5月底到齐之后再进攻,还是马上就行动。如果等待后续部队到齐再行动,那么,就急需解决水源问题,因占领地区的水源已经枯竭。同时,还会使英军利用这段时间构筑起坚固的工事,其结果将使德军付出更大的代价。不然,就只能使用现有兵力向梅尔沙隘道进攻,以求在一鼓之下击败敌人。隆美尔决定不给英军喘息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打击敌军,变被动为主动。   3月31日晨,在英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德军开始向梅尔沙隘道进攻。双方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德军于傍晚占领了该隘道,第二天,德军又向阿吉打比亚发起攻击,也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占领了阿吉打比亚周围的地方。在这次战斗中,隆美尔为了不让敌军知道自己的实力,他用汽车改装成许多假战车,迷惑敌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隆美尔灵活使用机械化部队,不给敌军喘息机会,所以,不到一个星期,英军就从昔兰尼加的西界阵地后退了二百多英里;不到两个星期,英军从昔兰尼加的东界后退四百英里,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卜鲁克的部队。隆美尔把取得北非战场胜利的主要原因,总结为:“速度第一。”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英军因为隆美尔指挥作战灵活,能够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常常以少胜多、从被动变为主动,而称他为“沙漠之狐”。   英军撤到托卜鲁克后,丘吉尔与参谋长委员会密商时,指出:“放弃托卜鲁克要塞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于是,向此地派了大量的增援部队,以加强防守,双方形成了拉锯战。1942年6月,德军才攻克托卜鲁克要塞。希特勒为了奖赏隆美尔这一次胜利,把他提升为元帅。当时的隆美尔只有49岁。   不久,德军在非洲战场遭到失败,1943年3月,隆美尔被调回大本营。他曾对他的儿子曼弗里德说,他已经失宠了,并认为在目前不能再希望得到任何重要位置。于是,他开始写回忆录。7月,他被任命为驻北意大利“B”集团军群司令,12月担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驻丹麦军事监察员。1943年12月-1944年7月任驻法国“B”集团军群司令。19 44年7月20日,反对希特勒的集团暴露后,希特勒逮捕了一些军官。在被逮捕的军官中,有隆美尔的老战友和下级,隆美尔曾经亲自向希特勒要人。因此,他也成了希特勒的暗杀对象。1944年10月14日,这个为法西斯德国到处侵略的隆美尔,终于被希特勒派人逼他服毒自杀。
[编辑本段]“沙漠之狐”隆美尔之死
  没有审判的死刑   埃尔温·隆美尔生前已经是传奇人物,有关他的书籍比任何一位德国国防军将军都多,德国非洲军团的士兵把他们的首长称作“沙漠之狐”。他的座右铭是:“隆美尔不论到哪儿都要走在最前面。”希特勒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把他塑成“人民元帅”;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十分崇敬地评价隆美尔说:“你是个冷静狡猾的敌人,一位伟大的将军。”   隆美尔在历史上的形象一直熠熠发光。第三帝国初期,他还充满激情地赞扬希特勒的“旷世奇功”,然而从1943年起,他就成了德国国防军中敢于就不断恶化的形势向元首直言的少数高级军官之一。1944年6月6日,盟军攻入法国后,隆美尔成了希特勒最危险的反对者。   1944年9月末,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马丁·鲍曼在从元首大本营发出的一份印有“帝国秘密事务”字样的呈文中报告,隆美尔曾说“暗杀成功后他将领导新政府”。这份文件意味着对希特勒最喜欢的隆美尔将军作了死刑判决。因为鲍曼诬陷了隆美尔,那些试图在1944年7月20日用炸弹炸死那位独裁者的人和隆美尔一点关系也没有,而几年前,隆美尔对鲍曼的羞辱使他记恨在心。   在博尔曼的报告发出几天后,两位将军来到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并强迫这位被英军轰炸机炸成重伤的元帅吞服了毒药丸。   连希特勒也不敢像对待“7·20密谋者”那样,到人民法院控告、绞死这位最高勇敢荣誉勋章的获得者。   考虑到他的妻子露西和时年16岁的儿子曼弗雷德,隆美尔服从了——这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服从。   希特勒虚伪地向隆美尔的遗孀表示哀悼,并为隆美尔安排了国葬。陆军元帅格尔德·冯·伦德泰特在悼词中高度评价道:“他的心属于元首。”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隆美尔画像 副本.jpg
发表于 2010-8-22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的很有范儿 向你学习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威廉 凯特尔(Wilhelm Keitel,1882—1946),纳粹德国元帅,最高统帅部参谋长,1946年作为主要战犯之一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凯特尔1882年9月22日出生于德国不伦瑞克西部的海姆谢洛德。其父是农场主。凯特尔童年生活是愉快的,温驯听话而智力平平。幼时的最大愿望是同先辈一样,成为农场主。但是,凯特尔按父亲的旨意,于1901年加入第46野战炮兵团,老凯特尔曾在该团服役。
  凯特尔1902年被任命为少尉,1908年担任团部副官,1914年10月大战爆发后晋升为上尉。在部队里,凯特尔是个忠于职守、精力充沛,但并不突出的下级军官,为人随和,贪嘴、嗜酒,喜爱狩猎、骑马和交际。
  1909年,凯特尔同利萨?方丹结婚。利萨是个很有个性的女人,不仅漂亮,而且聪明伶俐、野心勃勃。她是希特勒的崇拜者,对凯特尔以后的青云直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同听从父命从军一样,这次婚姻也是决定凯特尔后来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凯特尔在大战时期提任炮兵指挥官和各种参谋职务,负过重伤。德国战败后,他继续在德国军队中任职,1923年晋升为少校,1929年成为中校,两年后升为上校。1929年10月,凯特尔担任德国军队组织处处长,参与秘密扩充德国军队的活动。1931年他同亚当将军、布劳希奇将军等德国军官访问苏联,苏联广阔的国土、纪律严明的军队以及计划管理的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登上德国权力的顶峰,同日,凯特尔的朋友布洛姆贝格成为国防部长。1933年7月,凯特尔在巴特赖兴哈尔第一次见到希特勒,并投到他的麾下,担任第3步兵师副师长,1934年4月晋升为少将。但是,是年春天,凯特尔因父亲去世而继承家产,萌生了解甲归田的念头。然而,凯特尔的老友、陆军总司令弗里契等人极力规劝他打消去职念头,并许诺准备任命他为即将组建的新师的师长,凯特尔接受规劝,不久便担任不来梅第22步兵师师长。1935年8月,布洛姆贝格任命他为国防部军队局局长,但凯特尔似乎怕卷入政治而不愿接受任命,直到9月9日,才在利萨的劝说之下就任该职。1936年1月晋升为中将,1937年8月成为炮兵上将。1938年2月,希特勒任命凯特尔为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在最高统帅部内设有4个职能部门:武装部队作战参谋部,情报与反谍局,武装部队中央局和武装部队经济局。希特勒之所以选中凯特尔,是因为他是个唯唯诺诺的人,便于贯彻希特勒自己的意志。凯特尔担任此职直至1945年法西斯德国战败。从能力上说,凯特尔担任如此高的职位并不称职,事实上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但是,他是希特勒寻找的能盲目服从自己的人。对凯特尔来说,对希特勒本人或他的命令提出批评和异议,就是近乎背叛的不忠行为,希特勒的指令就是上帝的训条,必须绝对而迅速地执行R虼耍诙问澜绱笳绞?期,凯特尔作为希特勒最亲近的军事顾问和希特勒意志的积极执行者,绝对支持希特勒争夺世界霸权的罪恶计划,并直接参与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1938年2月,凯特尔协助希特斯在贝希特勒加登制服奥地利总理库特?冯?舒士尼格,导致第三帝国兼并奥地利。1939年3月,在使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埃米尔?哈查屈服,被迫签署使自己的国家置于纳粹“保护”之下的文件的过程中,凯特尔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1939年9月,凯特尔与希特勒一唱一和,号召消灭波兰的犹太人、知识分子、神甫和贵族,以便摧毁波兰人民的意志。凯特尔后来签署命令,协助党卫队和盖世太保实施该项政策。1940年6月在同战败的法国谈判中,凯特尔任德国代表团团长,迫使法国代表接受屈辱的贡比涅停战协定的条件。一个月之后,凯特尔晋升为元帅。
  1941年5月,凯特尔签署臭名昭著的《关于政治委员的命令》,授权德军战地指挥官处决被俘的共产党军官,而毋需经过任何军事法庭审判。有不少将军指责这是犯罪性命令,但凯特尔对这项命令没有任何异议,坚持绝对服从。1941年7月27日,凯特尔还签署命令,赋予党卫队头目希姆莱以绝对权力,在苏联实施上述计划。这导致在苏联沦陷区实施大规模恐怖行动,大肆屠杀战俘和平民。1942年9月,凯特尔建议任命曼斯坦因或保卢斯为德军总参谋长,但希特勒不予理睬而任命蔡茨勒。10月,希特勒开始大量指责陆军,诸如“我的元帅都是伟大的战术家。当然,他们的战术意味着撤退”,“我的元帅的水平就马桶盖那么高”,凯特尔则一言不发。12月16日,凯特尔向武装部队再次发布指令,声称:“为了确保胜利而不受限制地使用任何方法,甚至是对付妇女与儿童的,都是合理的,并且是军队的义务。任何宽恕行为都是对德国人民的犯罪。”他还签署希特勒的《夜与雾命令》,在被占领的国家特别是法国与低地国家,实行恐怖。许多有反纳粹嫌疑的人,消失于夜雾中,被盖世太保暗杀。凯特尔同意处决荷兰举行罢工的铁路工人,屠杀苏联的犹太人,杀戮各地有抵抗嫌疑的人士。凯特尔还鼓励德国平民杀害被俘的盟军飞行员,说:“我反对法律程序,因为它毫无作用。”凯特尔下令对非军事行动地区或靠近战场的地方被俘的盟军飞机员当做间谍处死。凯特尔赞同将不执行命令的德国将军不经审判就逮捕或枪决。
凯特尔甚至不顾外交部长里 ?特洛甫的反对(后者认为是明显地违背国际法的),主张在苏联战俘的臀部刺字,只是由于某集中营指挥官指出这样会使苏联人采取报复措施,如在德国战俘前额上刺字,他才取消这一念头。
   凯特尔对希特勒的某些做法和政策亦曾提出异议,两人因而发生过冲突,但前者最后都屈从于后者,忠实地执行命令。1939年10月,凯特尔赞同布劳希奇和哈尔德反对在冬季发动侵略战争的主张,希特勒大为恼火,指责凯特尔参加反对他的阴谋。凯特尔因而提出辞职的请求,但希特勒不接受,劝他留任。他私下向希特勒表示今后绝对服从命令。但1940年8月当希特勒宣布准备入侵苏联时,凯特尔亲手写了一份备忘录交给希特勒,表示反对。希特勒召见了凯特尔,把他臭骂一顿。凯特尔受到极大的伤害,再次请求辞去最高统帅部参谋长的职务,但希特勒向他咆哮道:你必须任职到元首不再需要你时为止。此时凯特尔已看清楚自己是被囚禁在镀金的笼子当中,这是为自己青云直上和接受并不能胜任的职位而付出的代价。为此他只有完全顺从元首的意志。早在1941年12月,凯特尔在私下就说过,1942年夏季进攻可能失败,但不敢向希特勒提出。当第6集团军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时候,希特勒不许它突围。凯特尔支持希特勒驳回魏克斯、曼斯坦因、里希特霍芬和所有第6集团军指挥官的反对意见。凯特尔通过这样的举动保护自己的地位,尽管他也知道那样的决定是危险的。1943年1月31日,保卢斯和他的第6集团军余部投降,德国损失了无法弥补的23万人。此后,凯特尔赞同希特勒发布的所有“不惜任何代价坚守阵地”的指令。希特勒在军事指挥上的一意孤行给德军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非洲集团军群在突尼斯被摧毁;第17集团军在克里米亚被击溃;第1装甲集团军在加里西亚被包围;南方集团军群在乌克兰受重挫;中央集团军群在白俄罗斯被歼灭,B集团军群在诺曼底被粉碎并从而丢失法国,等等。促成上述失败的决策不是凯特尔制定的,但是他盲目服从希特勒,签署了这些决定。凯特尔实际上未能影响希特勒的任何战略决定。战时在谈及自己和希特勒的关系时他对奥尔布里希将军说道:“我不知道。他(指希特勒)什么也不告诉我。他先向我发号施令。”因此,甚至那些属于晚辈的德国将军们都把他当做走狗和蠢驴。
  当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的炸弹在元首的会议室爆炸时,凯特尔正在希特勒的背后。他用身体扶住受伤的希特勒,并把他送到医疗室。凯特尔坚决镇压这次未遂政变的参与者(或嫌疑犯),下令逮捕弗罗姆中将和维茨勒本元帅等人。凯特尔后来被希特勒任命为“军官荣誉法庭”庭长,该法庭决定将这次密谋参加者处以死刑。1944年10月,在迫使隆美尔元帅自杀的过程中,凯特尔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盟军攻入德国境内时,凯特尔和希姆莱签署命令要求处于交通中心的城市要坚守到最后一个。在柏林战役中,凯特尔想同希特勒一道留在首都,但后者命令他撤离。凯特尔千方百计想解救柏林,声称“任何不尽一切力量挽救局势和元首的人,将为历史和德国人民所唾弃。”1945年5月8日,凯特尔代表纳粹德国在柏林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作为主要的战犯,凯特尔在纽伦堡受到审讯。此时,凯特尔仍然忠于希特勒,说:“就是在今天,我还是希特勒坚定的追随者。尽管我反对党的纲领中的某些条款。”同时极力为自己辩护,认为他不过是执行命令,从未允许参加决策,元首把决策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审判期间,凯特尔写了回忆录(未写完)。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为什么那些称我为应声虫和不称职的唯唯诺诺者的将军们,未能使我下台呢?是因为很难吗?不是,真实的情况是,谁也不愿取代我,因他们知道不这样的话会遇到和我一样的下场。”他这样做虽然是为了给自己挽回面子,说的倒也是实话。
  纽伦堡军事法庭宣布他犯有反对和平与人类的战争罪行。法庭指出:“令人触目惊心的、广泛的罪行是没有意识地、残忍地犯下的。执行上级的命令,即便是对一个士兵来说,也不能成为减轻其罪行的理由。”1946年10月16日,被判处死刑的凯特尔在纽伦堡上了绞刑架。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凯特尔画像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屈希勒尔1881年生于格麦尔斯海姆附近的菲利普堡。1900年加入达姆施塔特的炮兵部队。自1901年起任少尉。1907年到1909年服役于汉诺威的骑兵学校。晋升中尉后,于1910年被选送军事学院受训,1913年毕业后分配到参谋本部的测量局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屈希勒尔任炮兵连长,因作战有功而获一枚一等铁十字勋章,并晋升上尉。以后担任过步兵第206师首席参谋官。大战结束时为预备第8师作战科长。
战后,屈希勒尔先在驻柯尼斯堡的第1军任炮兵第5团连长,后来在慕尼黑的步兵学校任战术教官。晋升少校后,调至国防部兵科学校监察部服务,其后在炮兵学校任中校教官。1931年晋升上校,次年调任东普鲁士第1军区炮兵指挥官。在所有这些岗位上,屈希勒尔增长了丰富的军事学识,积累了宝贵的战斗经验。
1935年至1937年,屈希勒尔任军官学校少将督察员,还兼任过一段时间的国家军事法庭副庭长。
1937年,勃劳希奇将军调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屈希勒尔接任第1军军长兼东普鲁士第1军区司令,并晋升为炮兵将军。东普鲁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屈希勒尔在其任内注重提高部队训练水平,特编重视普鲁士要塞的构筑工作。
1939年,第1军所属部队冲过蒂尔希特市的桥梁,开进梅梅尔,从而收复了这个20年前被割让的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屈希勒尔任新编第3军团司令,属鲍克上将的北方集团军群。他受命在克卢格将军的第4集团军协同下越过魏克塞尔河以东的纳雷夫河和布格河实施纵深迂回,以同从西里西亚突进的赖歇瑙军团会合。
1939年9月3日,屈希勒尔军团突破了波兰军队的穆拉瓦阵地。几天之后即渡过纳雷夫河和布格河,并使用快速部队包围华沙。敌人的突围部队均被击退。波兰终于在9月27日宣布投降。10月1日,屈希勒尔因战功卓著而获得铁十字骑士勋章。
在西方战役中,屈希勒尔军团在B集团军群右翼奋战五天之后击败荷兰军队的抵抗,占领鹿特丹,并于5月4日接受荷兰的投降。4天后,安特卫普陷落,比利时政府随即宣布投降。
6月4日占领顿刻尔克之后十天,屈希勒尔率部开进巴黎,紧接着渡过卢瓦尔河,直逼大西洋海岸。1940年7月,屈希勒尔晋升上将,其军团转移至东普鲁士。
在德苏战争中,屈希勒尔指挥所属部队遂行艰苦卓绝的战斗,一直打到列宁格勒的大门口。其间,他占领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压。经过数次成功的战斗,他的声望日益提高。1942年元月,他接任北方集团军总司令。6月30日,希特勒晋升他为元帅并对他赞扬备至。
屈希勒尔以他沉着和求实的态度,以及广纳下议的胸怀,指挥他的集团军大两年之久。他熟悉下情,同各师、团关系密切,加之以睿智的指挥方略,使部队能以较少的兵力守住漫长的战线,更能在后期激烈的防御战中获胜。
1944年2月,屈希勒尔遭到同许多资深而富有经验的陆军将领一样的命运:因同统帅部在军事上的意见不合而被免职,以后他再也没有被任用。
当盟军占领德国之后,屈希勒尔被捕,并关入美国的俘虏营,最后以战犯罪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20年徒刑。1951年,美国政府将他的刑期减为12年,而一年之后他就被释放,从此隐居在加米施-帕腾基兴。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画像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军元帅 费迪南德·舍尔纳(1892-1973) :1892年6月12日出生于慕尼黑。1945年4月5日晋升为元帅。最后职位:中央集体军总司令(东战场)。 青年时代曾在巴伐刹亚的皇家近卫步兵团服役一年,以后在慕尼黑的大学里攻读哲学和近代语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参军。战后在国防军任职。 狂热拥护纳粹制度,战争后期成为希特勒的亲信。在希特勒的政治遗嘱中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 战后作为战犯受苏联军事法庭审判。1955年转往联邦德国,1957年被慕尼黑法院判处4年徒刑(这个可能与其强烈的反布尔什维克思想有关)。他对此毫不抱怨,并在宣判之后说:“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我已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为祖国效劳,以抗拒布尔什维克党徒们的攻击…。”舍尔纳元帅于1973年死去。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费迪南德-舍内尔画像1 副本.JPG
费迪南德-舍内尔画像2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1891年1月24日生于德国马格德堡附近的根廷。父亲是音乐教师。莫德尔性格倔强而暴躁,透过单片眼镜的却是坦诚的目光。1909年,莫德尔从瑙姆堡中学毕业,到帝国陆军第52步兵团服役。次年晋升为少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先在西线作战,参加过凡尔登战役,曾数次负伤而获一级铁十字勋章,后调入总参谋部工作,而这对没有进过军事学院的莫德尔来说,实在是一种殊荣。大战结束后,赴东普鲁士的第2步兵团任职。在此期间,莫德尔晋升很慢,到1932年11月才成为中校,却写了一本关于格奈瑟瑙元帅的著作。1934年10月,莫德尔晋升为上校。   希特勒上台后,莫德尔很快成为狂热的纳粹信徒,经戈培尔介绍而受希特勒接见,并得到赏识和重用。1935年,他从国防部陆军训练局局长之职调任陆军技术局局长,负责重整军备技术问题。他曾到苏联访问,交流研究军备问题。1938年,莫德尔晋升为少将。   1939年,莫德尔担任第4军参谋长,在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参加波兰战役。波兰沦陷后,调任第16集团军参谋长。1940年5月,随部参加进攻西欧的战役,在A集团军群编成内从特里尔附近突破法军防线,于6月15日占领凡尔登。11月,因战功晋升为中将,不久又调任第3装甲师师长,驻扎东线准备入侵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后,莫德尔率部在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装甲集群编成内迅速突破布格河、别烈津纳河和第聂伯河,占领博布鲁伊斯克,参加了比亚威斯托克、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大合围。1941年9月15日,莫德尔的装甲师作为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不顾跟进的步兵而大胆穿插,在洛赫维察与第1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第9装甲师会合,将50多万苏军封闭在基辅附近的合围圈内。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一次合围,苏联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阵亡。莫德尔因而获得铁十字骑士勋章,并晋升为装甲兵上将。10月,莫德尔升任第41装甲军军长,在霍特第3装甲集群编成内参加“台风”战役,从伏尔加河上游进攻莫斯科,但在莫斯科城下接连受挫。这年冬季,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实施局部反攻,德军失利,中央集团军群北翼第9集团军被包围,集团军司令因病不能理事。1942年1月,莫德尔接任第9集团军司令职务。这是他第一次受命于危难之时。到任之后,莫德尔设法极大地鼓舞士气。2月5日,他在奥列尼诺和勒热夫附近同友军一起从东西两面向包围他们的苏联第29集团军发起进攻,反过来包围该部并予歼灭。此役使莫德尔在德军中被视为“转危为安”的将领,因而获得栎树叶骑士十字勋章。   此次作战期间,莫德尔首次与希特勒发生争吵。1月20日,莫德尔飞抵“狼穴”,请求增派1个集团军支援。希特勒虽同意增援,但命令该集团军在维亚济马东北的格扎茨克集结展开,莫德尔则坚持反攻突破地段选在勒热夫,援军必须在那里集结展开。两人为此争吵激烈。莫德尔对希特勒盲目干预集团军的行动很反感,讥讽道:“究竟谁在指挥第9集团军,我的元首,是你还是我?”他自信比希特勒更了解前线情况,而后者只是依靠地图。希特勒大为震惊,终于同意莫德尔的计划。莫德尔认为,一名指挥官如果失去自主权,被捆在命令上,充其量只能打顺利仗,但永远不能打赢硬仗、恶仗。   1942年7月,莫德尔在瑟恰夫卡西部地区进攻苏军防线的突出部,击溃苏联第39集团军,俘虏3万人。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在高加索等方向发起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为了夺取战略主动权,希特勒决定向库尔斯克发起代号“城堡”的夏季进攻,命令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从奥廖尔突出部向南进攻,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从哈尔科夫向北进攻,歼灭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战役发起前,莫德尔曾含蓄地表示,鉴于力量对比悬殊,对进攻的成败没有把握。1943年7月5日,率部向苏联中央方面军发起进攻。由于苏军已获悉进攻的发起时间,德军未达到战役突然性,进攻锐势大减,人员伤亡惨重。7月12日,苏军实施反攻,莫德尔被迫率部(包括受其指挥的第2装甲集团军),退守布良斯克附近。“城堡”作战失败后,德军再也没有重新掌握东线的主动权。   这年秋季,苏军又实施秋季攻势。莫德尔拒绝执行希特勒让其固守每个阵地的命令,又从迭斯纳河后撤到索日河的“美洲豹”防线,免遭被歼厄运。在撤退过程中,莫德尔实行“焦土攻策”,烧毁成熟待割的庄稼,劫掠大批牲畜等财产,将25万苏联平民驱赶到德军后方服苦役,协助党卫军残酷迫害犹太人和苏军俘虏。   1944年1月,苏军对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发起强大攻势,卢加地段的德军一败涂地。希特勒以擅自撤退为由,将屈希勒尔撤职,任命莫德尔为北方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采取“盾与剑”方针,有目的地撤退,为将来反击争取时机,从而暂时稳定了列宁格勒方面的战局。莫德尔因而再度赢得希特勒的信任,被称为“防御勇士”并晋升为元帅。3月30日,希特勒解除曼斯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后改成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职务,让莫德尔接任。莫德尔很快以坚定的决心、周密的措施、果断的行动在喀尔巴阡山和东加里西亚成功地建立起一条联贯的防线,阻止了苏军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的攻势。   6月,苏军实施代号“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突破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德军的37个师有28个师被消灭或投降。希特勒急忙撤掉布施之职,让莫德尔接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于是,莫德尔成为德军第一个同时指挥两个集团军群的元帅,足见希特勒对莫德尔的信任。   莫德尔果然不负所望,不等希特勒答应的援军到达,便从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抽出几个装甲师调到中央集团军群的战区,在东普鲁士接近地、那累夫河和维斯杜拉河一带建立绵亘的防御正面,并歼灭孤军深入的苏联第3坦克军,再次暂时稳定了防线。莫德尔被希特勒誉为“东线的救星”,在德军中以“元首的消防队员”而著称,获得栎树叶双剑钻石勋章。   然而,莫德尔无力改变整个战争的结局。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大踏步向法国腹地挺进。希特勒于8月17日调莫德尔接替克卢格任西线德军总司令兼B集团军群司令。这时,盟军正向法莱斯进攻,准备合围德军。莫德尔立即采取措施,在盟军合围前将部分德军撤出,免遭灭顶之灾。8月下旬,法国爱国者举行巴黎起义,希特勒严令镇压。此时,莫德尔已无心顾及对付起义,故而匆忙把德军主力撤到塞纳河以东组织新防线。他认为,只要过了塞纳河,就可避免“法莱斯合围战”的厄运。9月3日,莫德尔被免去西线德军总司令职务,留任B集团军群司令。   12月,战争已逼近德国本土,希特勒为挽回颓势,决定孤注一掷,在阿登地区发动大规模反击。莫德尔认为德军兵力不足,目标超出了作战能力,因而力劝希特勒放弃此举但是未被采纳。是月16日,莫德尔率部执行“莱茵河卫兵”计划,在芬纳高地和卢森堡北部之间地带发动阿登功势。莫德尔虽然反对这个“轻率”的行动,却一反常态,怀着对希特勒的忠诚而坚决执行作战命令。初时,德军取得一些进展,将美国第106步兵师围歼在施内—艾菲尔山。12月22日,巴顿的美国第3集团军开始反攻。盟军夺取了制空权,对德军运输线进行地毯式轰炸,瘫痪了德军供给,使其机动性顿时消失。至1945年1月末,德军被全部赶到原进攻出发阵地,阿登作战遂告失败。   莫德尔元帅墓地阿登战役结束后,盟军推进极其迅速。莫德尔意识到德军败局已定,心情极度悲观痛苦,从前那种勇猛机智顽强的指挥作风已荡然无存。过去,莫德尔从不消极防御,曾屡次拒绝执行希特勒下达的死守硬拼的命令。但是,盟军强渡莱茵河时,莫德尔却消极防御。1945年4月,莫德尔所部被盟军合围在鲁尔工业区。莫德尔既没有执行希特勒关于炸毁所有工厂的命令,也拒绝接受盟军要他投降的命令。莫德尔看着眼前的破壁残垣道:“一名元帅不会成为阶下囚。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莫德尔几次到前沿视察,想让对方子弹打死自己。4月17日,盟军占领鲁尔工业区,歼灭32万德军。4月21日,莫德尔对情报参谋说:“我的死期已到。”随后率副官走进杜伊斯堡附近的树林中。莫德尔在要求副官对他开枪遭到拒绝后说:“我从来没有这样失望过,因为我忠于德国。没有任何事情比落入俄国人手中更为可怕。我死之后,望你把我埋葬。”说完即举起手枪自尽。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莫德尔画像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尔·邓尼茨[Karl D?nitz](1891-1980),德国海军元帅、军事家,纳粹德国潜艇部队奠基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他创造了“狼群”战术,给英国造成极大的威胁。
卡尔·邓尼茨,1891年9月16日出生于柏林近郊的格林瑙镇。
1910年4月,邓尼茨在魏玛高中毕业后,便参加德国海军,先在赫尔塔号巡洋舰接受舰上训练,后考入弗伦斯堡—莫威克海军学校。作为海军预备军官和见习军官受训两年半 以后1912年秋被派到。”帝国布雷斯劳号”巡洋舰任见习军官和海军少尉(1913年任职)
1916年3月,邓尼茨晋升中尉
1916年9月,被派到潜艇部队。
1917年2 月,当上了U39潜艇的值日军官,乘这艘潜艇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作了五次远航。
1918年2 月,当上了UB68潜艇指挥官,并也取得了成绩。在第三次远航中,这艘潜艇对一支英国护航队成功地进行夜袭后,由于潜艇平衡性能差,于10月4 日在马耳他的东面被击沉了,于是我当了英国人的俘虏。
1919年7 月从俘虏营获释回国,从新加入海军。
1920年春至1923年3 月担任鱼雷艇指挥官。
1921年晋升上尉,被派到波罗的海海军军区司令部服务,然后调到鱼雷监察部和驻柏林的海军总司令部。,
1923年,参加当时任教育督察的雷德尔海军少将(即后来的海军元帅和海军总司令)的海军参谋部参谋军官的训练。
1924年秋至1927年10月,在海军总司令部担任助理。此后,在波罗的海海军司令的旗舰上担任了一年导航军官。
1928年10月,被任命为第四鱼雷艇小舰队指挥官。这个舰队有四艘新的鱼雷艇,晋升为海军少校。
1930年秋开始,当了四年的海军参谋部首席参谋军官和威廉港的北海司令部海军参谋处处长。
1933年,邓尼茨晋升海军中校,并调任训练巡洋舰“恩登”号舰长,负责海军学校学生的训练。
1934年9 月,当上了‘埃姆登号’巡洋舰的舰长,接着乘坐这艘军舰穿越大西洋,绕过非洲,进入印度洋,驶往锡兰①和印度南部,然后经地中海返航。
1935年9 月28日由3 艘250 吨级的潜艇(U-7、U-8 、U-9)组成的第一支前线潜艇支队——“韦迪根”潜艇支队服役。在以后的几个月里,同一型号的另外9 艘潜艇(U-10 至U-18号) 也陆续编入支队。作为海军上校担任该支队的司令。
1936年,邓尼茨晋升为潜艇司令部司令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39年10月晋海军少将,任德国潜艇部队司令。  
1940年晋海军中将。  
1942年晋海军上将。  
1943年1月雷德尔辞职后,接任海军总司令并兼管潜艇部队,晋海军元帅。  
1945年4月20日被任命为德国北方部队与民防司令。  
5月1日根据希特勒遗嘱,任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5月23日被捕。1946年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10年徒刑。  
1956年刑满释放。卒于汉堡附近的奥米勒村。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潜艇》、《十年和二十天》、《我风云变幻的一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等。
1956年,邓尼茨刑满出狱,赋闲在家,
1980年10月24日病逝,卒于汉堡附近的奥米勒村。

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Karl Doenitz,1891-1980),法西斯战犯,纳粹德国海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德国海军总司令、纳粹德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891年9月16日,邓尼茨出生于柏林近郊的格林瑙镇。1910年4月,邓尼茨高中毕业后便参加德国海军,先在"赫尔塔号"巡洋舰接受上训练,后考入费伦斯堡-莫威克海军学校。1912年毕业后,分配到"布雷斯特号"巡洋舰任后补军官。是年冬,巴尔干战争爆发,邓尼茨随舰到地中海参加封锁黑山港,向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耀武扬威。次年5月,参加西方列强在阿尔巴亚的登陆行动,阻止塞尔维亚人在亚得里亚海边定居。   1914年8月,德国对协约国宣战。"布雷斯特号"巡洋舰在阿尔及利亚安纳巴港外出其不意地攻击了正在港内上舰的法国登陆部队。不久,"布雷斯特号"与"格本号"战列舰冲出英国舰队的包围,平安抵达君士坦丁堡港,挂上土耳其的旗帜,帮助土耳其训练海军。在此期间。邓尼茨曾随舰袭击俄国诺沃罗西石油港和商船队,击沉俄国"罗斯特洛夫号"巡洋舰。后来,"布雷斯特号"巡洋舰在土耳其大修,邓尼茨被派往加里波利航空大队担任观察员和机场导航员。1916年9月,邓尼茨奉命回国到潜艇部队服役,从此他的名字与潜艇紧紧相连。那时,潜艇攻击战术只是单艇作战。一旦被敌舰发现,往往被击沉。1918年10月,邓尼茨因潜艇被击沉而被英军俘虏。邓尼茨从那次经历中,意识到潜艇战要取胜,就必须集中多艘潜艇协同作战。   大战结束后,邓尼茨回国仍在海军服役。由于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军拥有潜艇部队,他曾任鱼雷艇上尉艇长,后在波罗的海海军军区、海军总司令部任参谋。1928年晋升海军少校后,出任第4潜艇队司令。1933年晋升为海军中校,调任"埃姆登号"训练巡洋舰舰长,负责保障海军院校学员的训练。希特勒上台后即开始重整军备活动,邓尼茨极为赞成,成为纳粹党的狂热拥护者。1935年6月,英德签订海军协定,德国立即公开组建潜艇部队。10月,邓尼茨担任"韦迪根"潜艇队司令,晋升为海军上校。   邓尼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潜艇作战的经验教训,采纳德国王牌潜艇艇长克雷契马的建议,在海上开始演练"狼群战术",主要内容为:1.事先将若干潜艇组成"狼群"在敌船队的航道上垂直展开。由具有经验或资深的潜艇艇长担任群长,负责具体指挥"狼群"的协同作战。2."狼群"平行搜索敌船队,艇与艇间隔15~20海里。"狼群"正面搜索宽度300~400海里。3.任何一艘潜艇发现敌船队后,立即报告岸上指挥所,井命令艇群迅速航行至船队前方,白天在视距以外跟踪,夜间以水上状态逐次实施鱼雷攻击,对掉队的单艘舰船也可进行炮击。4.天明前停止攻击,脱离船队至视距以外,日落后再次接近攻击。邓尼茨据此又提出潜艇建造方案,要求建造500吨左右的潜艇。这种潜艇前后均有鱼雷发射管,能同时携12~14枚鱼雷;下潜时间只需30秒,水下和水面操纵都很方便;时速可达16节,作战最大半径为8700海里。邓尼茨反对建造重型潜艇。1936年邓尼茨晋升为潜艇司令部司令后,从军官的选拔到训练计划的拟定.从组织战术演习到研究具体技术问题,都亲自过问,并同下级官兵保持密切的联系,逐步形成自己的威望。   在邓尼茨的力争下,希特勒在1939年12月批准"限定海军造船计划",规定在1941年底以前,建造392艘潜艇。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因潜艇数量不足,邓尼茨只得实施"小群战术",由3~5艘潜艇组成的编队在某一艇长的直接指挥下作战。在此阶段,德军共击沉盟军运输船只近400艘。1939年10月,邓尼茨晋升为海军少将。1940年,晋升为海军中将。   1941年春,盟军加强护航和反潜措施(如反潜舰、装有定向器的飞机),使德国的攻击受挫。邓尼茨及时调整部署、改变战术。一方面,坚决要求空军支援潜艇作战,首次提出航空兵与潜艇的"战役与战术协同动作是极为重要的"。经过有力交涉,希特勒命令驻波尔多的第40飞行大队在进行远距离侦察方面隶属潜艇司令部。另一方面,开始全面实施战前制定的"狼群战术",即把30~40破潜艇编成一个"狼群",再分为侦察和突击两个艇幕。侦察幕各艇间隔30~40海里,突击幕各艇间隔15~20海里。两幕的战役纵深保持在50~100海里之间。稍后,邓尼茨又修正战术,将两幕分为侦察、预备进攻和突击三幕。修正后的"狼群战术"使潜艇不再躲避盟军的护航警戒舰艇和飞机,一俟发现目标,所有潜艇都浮出水面,全速接近目标,用高炮射击护航飞机,用鱼雷攻击护航舰和运输船。   由于指挥得当,邓尼茨的潜艇给盟军大西洋海上交通线带来浩劫。1941年4月~12月,共击沉盟军325艘运输船,总吨位约158万吨。美国参战后,德国潜艇的活动范围又扩展到美国海岸及加勒比海一带。1942年,德国潜艇每月击沉盟军商船近97艘,总吨位达52万多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潜艇部队共击沉盟军运输船、商船2828艘,总吨位达1468.7万吨,击沉击伤盟军军舰l15艘,给同盟国、特别是英国造成极大的困难。   1943年1月,雷德尔海军元帅因在作战问题上与希特勒发生严重分歧而辞职。邓尼茨继任海军总司令,并晋升为海军元帅。然而从1943年4月起,德军在大西洋的潜艇战已走下坡路,击沉商船和运输船的吨位逐月下降。尽管针对盟军反潜力量的加强而相应改变了战术,但是德军再也不能把握主动权了。1943年5月24日,邓尼茨停止在北大西洋对盟军护航运输船队的作战。   1944年7月21日1时,邓尼茨在柏林发表广播讲话,强烈谴责刚发生过的暗杀希特勒行动,表示海军一如既往效忠元首。l945年4月20日,希特勒将德军尚占据的德国领土分为南北两个地域,任命邓尼茨为北部地域德军总司令。次日,邓尼茨用飞机把1个海军营运入柏林,保护希特勒的安全。这时,纳粹德国内部分崩离析。连戈林、希姆莱都在考虑退路,第三帝国要员中只有邓尼茨和戈培尔仍然真心效忠希特勒。因此,4月30日,希特勒在自杀前指定邓尼茨继任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员最高统帅,戈培尔为帝国总理。戈培尔自杀后,邓尼茨又兼任总理职务。邓尼茨在普伦接到上述任命的电报和希特勒自杀的消息后,立即通过汉堡广播电台向全国发表文告,号召德国军民继续在东线负隅顽抗,暗地指示西线的德军向盟军投降,以使战后德国有更多的人口领土能继续保留在资本主义世界里。5月2日,邓尼茨将大本营移至弗伦斯堡。5月5日,邓尼茨派海军总司令弗里德堡去兰斯求见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蒙威尔,次日又派约德尔去兰斯,再次恳请盟军接受德军投降。5月8日,邓尼茨向全国发表投降的广播文告,次日派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签字投降。德国潜艇部队则根据邓尼茨从前制定的"彩虹计划",将224艘已上浮的潜艇全部凿沉。   1945年5月23日.邓尼茨被盟军逮捕。1946年10月,邓尼茨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以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判处10年有期徒刑。1956年10月,邓尼茨从施潘道监狱刑满获释后,定居在奥尔,但仍为顽固不化的纳粹分子。1980年10月24日,邓尼茨病死。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邓尼茨画像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埃里希·雷德尔(Raeder)(1876.4.24—1960.11.6),德国海军元帅(1939.4.1),军事统帅。
    雷德尔1876年4月24日出生于汉堡的万茨贝克镇,父亲为西里西亚省格隆堡高级中学校长。他于1894年毕业于父亲的学校并考取基尔的海军军官学校,6个星期的陆上严格训练之后登上“施托施”号练习舰,接受航海的基础训练,参加过前往西印度群岛的航行训练。1895年5月13日升为见习军官,派到“格内塞瑙”号上见习。在下一个训练年度里,他开始学习舰炮学、水雷学和鱼雷学。1897年10月25日在海军军官考试中获得最优成绩。海军向现代化发展,雷德尔被派到装甲舰“德意志”号担任通信官。
    德国一心要成为海上强国,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的英国抗衡,德皇威廉二世和海军上将蒂尔皮茨促成了德国海军的进一步发展。雷德尔以能在皇家海军眼务为莫大荣幸。
    1897年,德国参与了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德国舰队占领了中国的胶州湾和青岛,强迫中国的清朝腐败政府租让了该地区。接着,第二支德国巡洋舰队在皇太子海里希指挥下开到了东亚,装甲舰“德意志”号则为它的旗舰。雷德尔就在上面担任通信官,同时担任舰上军乐队的指挥。他不仅发挥了自己的音乐天赋,而且发挥了他的写作能力,他写的《菲律宾的叛乱》一书特别受到皇太子海里希的赏识。
    1900年4月,雷德尔晋升中尉,并调任水兵第一大队副官,1年后又凋任“蟋蟀”号舰上的第一航海官。在因膝盖受伤的几周休养期间,他写了一篇题为《关于克里米亚战争中陆海军的协同问题》的研究论文,在这方面,他表现出了特殊的兴趣,并在以后攻占挪威的战役中作了一些成功的尝试。
    不久,雷德尔被派往战舰“威廉大帝”号担任警卫官。1903年10月至1905年6月被派往基尔海军学院受训。由于父亲的教育,雷德尔通晓英语和法语。在受训期间,他又选修了俄文,自学了西班牙文,还到俄国进修了3个月。
    1905年4月,雷德尔晋升海军上尉,并于海军学院毕业后被派往波罗的海预备舰队的“福里特约夫”号海岸装甲舰上任航海官。1906年4月调任驻柏林的海军情报处第一科科长。他的职责是搜集和研究外国的新闻报道,主编《海军观察》和《航海》杂志。他所担任的工作使他有机会经常接近蒂尔皮茨上将和作家罗尔巴赫博士,甚至接触过德皇威廉二世。后者还赠予过雷德尔四等红鹰勋章,以鼓励其写作的成就。他满腹经伦、多才多艺,但不问政治,而一心致力于军事。从1909年10月到1910年3月期间,雷德尔先在“霍亨索伦”号舰上任航海官,后来到皇帝游艇上服务。这位青年上尉同皇帝有着较多的接触。威廉二世很赏识他,在他航行途经利萨岛时,请他作了一次专题报告,讲评1866年奥国海军在特格霍夫海军上将指挥下战胜意大利人的海战情况。此后这位喜欢探讨学术问题的皇帝多次召见过雷德尔。
    1911年4月,雷德尔少校调任巡逻舰队司令希培尔上将处任首席参谋官,先后服务于“约克”号舰和旗舰“塞德利茨”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11月3日,德国巡洋舰首次攻击亚茅斯,“塞德利茨”号担任了攻击的主力。以后在同英国海军的激烈战斗中,“塞德利茨”号受了重创,“布鲁切尔”号也被击沉,而英国旗舰“狮”号更是被轰击得失去了战斗力。雷德尔因战功而获一级铁十字奖章。
    经过长时间的休整,新任舰队总司令舍尔上将指挥了一次向斯卡格拉克的突进,1916年5月31日,在那里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海战。德国海军战斗舰“吕巢”号击沉了英国巡洋舰“常胜”号,但自己也受到重创,不得不在敌方炮火下换乘另一艘德国巡洋舰“毛奇”号。
    雷德尔在帝国政府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后,参加了掩护各进出港口的潜艇的安全工作。1917年,他晋升海军中校。9个月之后,他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担任了一艘新的小型巡洋舰“科隆”号舰长,被派往北海执行巡逻任务。
    当时的德国,反帝制的运动日益高涨,加之给养不够,海军士兵普遍有厌战情绪。1917年8月,远洋舰队第四大队军事法庭以煽动叛乱罪判处5个反帝制的水兵死刑。不到1年,德意志的帝制终被推翻。
雷德尔在战争结束1年之后晋升海军上校,并于1920年7月被派往柏林的海军档案处工作,整理官方的海战资料。1922年和1923年先后出版了他所编写的两本书。第一本书记述从巡洋舰的出征到“施佩伯爵”号沉没这一段历史;第二本叙述各小型巡洋舰的作战和航海经过。在海军档案处工作期间,雷德尔利用业余时间就读于柏林大学。当他准备考取博士时,又被提升为海军少将,并就任海军教育监的监督,掌管各海军学校的教育工作以及两艘训练用舰。

    由于《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设立参谋本部和海军大学,雷德尔建立了秘密的指挥与参谋人员训练班,同时也成立了海军各类专科学校。
    1924年,雷德尔接任北海轻舰队司令,以巡洋舰“汉堡”号为旗舰。次年2月,他被凋回基尔,同时晋升海军中将,担任波罗的海军区司令。
    在1926年5月31日斯卡格拉克海战十周年纪念日那天,基尔大学哲学院授予雷德尔名誉博士的学位。两年之后,雷德尔晋升海军管理局首脑(即海军总司令),获上将军衔。最初,他同顶头上司国防部长格罗纳意见不合,他积极从事扩建海军,提倡着重建造巡洋舰与潜艇,并专心致力于这项工作。他在“塞维拉”航空公司招牌的掩护下建立了半军事性的海军航空兵。
    雷德尔虽然不问政治,但他对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有好感。不过,他在1933年后的政治动荡中严禁海军卷入这个漩涡。
    1933年2月,希特勒首次召见雷德尔,并对他说,他绝不会同英国、日本或意大利交战。海军舰队的建立只用于防卫欧洲大陆。而且他建议同英国舰队维持35:100的实力比例。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去世,希特勒成为他的继任者和三军最高统帅。次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无效。英国人对此提出抗议,并派外交大臣艾登去德国。6月18日双方签订了一个海军协定。
    这时,正式成为海军总司令的雷德尔交给训练巡洋舰“思登”号舰长邓尼茨海军中校一个任务,要他组建新的潜艇部队。邓尼茨主张建造供“集群战术”用的中型潜艇。他认为,建造中型潜艇既符合德英海军协定中关于舰艇吨位的限制,又能建造数量较多的潜艇。
    雷德尔的工作更加繁忙,但他有一个可靠的参谋班子。此外,他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独立性。这就使雷德尔能够在1935年完成使2艘装甲舰、2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和23艘潜水艇下水的工作任务。到9月27日,邓尼茨已经可以把第一批的6艘潜水艇编为一个潜艇小队了。
    虽然雷德尔竭力提防其他纳粹党分子对海军的任何插手,但他同元首之间的关系却很友好。希特勒对于雷德尔的一切建议都表示采纳,从不干预。
    1937年雷德尔接受了希持勒授予他的纳粹党金质党徽。当他于1939年4月擢升海军元帅时,一切迹象都表明战争在日益迫近。雷德尔曾多次劝告希特勒,不要轻易介入国际纠纷,特别应当避免同英国发生战争。他和海军总部的军官都一致认为,德国的海军要想同英国海军作战力量是不够的。在他同伯姆和邓尼茨两位海军将军的一次会晤时,他曾断言:“德国舰队除了战斗和光荣地沉没之外,不可能有别的作为。”但他又说,德国海军利用潜艇来破坏大英帝国的海上联络,兴许能获得成功。所以当战争爆发时,他为机动作战弥补作战力量的不足而极力主张扩大海上袭击,支持无限制的潜艇战。可是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他仍偏重于水面舰艇的作用。
    德军最高统帅部给海军下达的对英国作战训令只由一句简短的话组成:“海军应与敌商船队,主要是英国商船队作斗争。”雷德尔奉这一命令,指挥德国海军,特别是潜艇部队开始对英作战。1939年9月23日前,雷德尔战果辉煌,他击沉的英国船只总吨位达到232000登记吨。德海军第一波次潜艇出动攻击时,正好遇上了战争开始后返回英国和法国的大批船只,这些商船又没有武装,让德军潜艇如狼入羊群一般打得极惨。不久,英国人突然开始采取对策。他们有组织地采取了防护措施,用巡洋舰、驱逐舰和飞机保护运输船的护航体系形成;经常改变护航运输队航路,让他们偏离通常的海上交通线;对自己的大部分商船进行了武装。对全部近海水域实施了空中观察,飞机被用来与德国潜艇作战,有时还与驱逐舰和拖网渔船协同。于是,海战激烈起来。在大西洋北部和南部,英国的许多巡洋舰也与德国在大西洋的袭击舰进行了战斗。
    领导德军海上作战的雷德尔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实现建造潜艇的新的庞大计划,从而把整个军事工业的力量都集中到这里后,只有在显著扩大对英作战所必需的空军后,才能指望对英国采取持续而显然是决定性的行动。”为了能在现有兵力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能性,他坚决主张加强潜水战,迫使中立国船只不再前往英国港口。同时,要借助磁性水雷给英国人以更大威胁。10月初,他下达了使用磁性水雷的命令。德军驱逐舰、辅助船只和飞机于1939年冬在英国东海岸附近布设了这种水雷。这些水雷的突然出现给英国造成了严重危险,导致在港口入口处船舶的损失急剧增加。聪明的英国人很快又采取了相应对策,他们想办法打捞起两枚德军重型沉底磁化水雷加以研究,并知道下它们的构造。于是发明和改进了排除方式,使用了将环绕舰体的电缆通上电流进行消磁等方法,克服了危险。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雷德尔画像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尔贝特?凯塞林(Albert Kesselring,1885—1960),纳粹德国空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第1航空队司令、第2航空队司令、南线德军总司令、C集团军群总司令和西线德军总司令等职。  
  1885年11月20日,凯塞林出生于德国马克斯泰特的教师家庭。少年时代就立志从军。中学毕业后,凯塞林说服父母而于1904年应征入伍,到巴伐利亚第2炮兵团服役。凯塞林专心致志地学习军事知识,很快掌握了炮兵基本战术。上司看他有培养前途,便送他到慕尼黑炮兵与工程学校深造。此举为其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基础。1907年,晋升为少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凯塞林已是上尉军官,先后在野战部队和总参谋部任职。  
  大战结束后,凯塞林在巴伐利亚第3军司令部任职,主要负责后备役部队编成和训练,后晋升为少校并调到陆军总司令部。1930年,晋升为中校,调德累斯顿第4炮兵团任营长。  
  希特勒上台后,于1933年10月建立空军,在陆军中征召优秀人才到空军服役。已晋升为上校的凯塞林转入空军服役,任新成立的航空部行政管理局局长。凯塞林在48岁时开始热心学习飞行,为纳粹德国空军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大量努力。  
  纳粹空军建立之始,困难很大。其中尤以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为甚。凯塞林积极执行“空军发展计划”,与财政局、技术局紧密配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筹措了大量资金,建立了飞机工业的基础。1934年1月,德国每月生产飞机72架,到1935年7月,月均生产飞机达到293架。空军的机场、营房以及其他不动产军事设施的建筑更是由他计划和组织实施的。1933年1月,飞机工业的雇员还不到4000人。凯塞林接手后,1934年竟增至110800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飞行装备供给和修理部门的雇员。凯塞林于1935年晋升为少将,次年晋升为中将。  
  1936年6月3日,纳粹德国空军首任参谋长韦弗在德累斯顿因飞机失事丧生。深受戈林厚爱的凯塞林继任空军参谋长,负责空军组织与训练以及飞行、高炮、通信和伞兵部队的使用等事宜。然而,凯塞林缺乏经验,处理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使空军机关原来那种责任力下降,而机构却大为臃肿膨胀”,逐渐与空军部副部长米尔希发生分歧,因而很快被解除参谋长职务,调任驻德累斯顿的空军第3军区司令。1938年4月1日,凯塞林因空军实行改组而出任第1集团军(不久即改为第1航空队)司令。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凯塞林奉命率部担任北方集团军群的空中支援。他的航空队充分显示了航空兵的强大火力突击作用,首先对波兰一线机场实施突然袭击,严重破坏了机场设施,给波兰空军战斗行动造成极大困难。紧接着,又派战斗机与波军空战,派侦察机搜寻波军驻扎机场,一旦发现目标,轰炸机立即实施突击。波兰空军在数天之内即告覆灭。夺取制空权后,凯塞林指挥其飞行部队密切协同地面部队打通波兰走廊,轰炸华沙,突击库特诺包围圈内的十余万波军,直至战役结束。空军的出色行动使得地面战役的突然性、快速性大为提高,希特勒的“闪击战”也成为现实。凯塞林因而获得铁十字骑士勋章。  
  波兰战役后,希特勒立即准备实施进攻西欧“黄色”的计划。1940年2月,凯塞林调任西线的第2航空队司令。在西方攻势开始前一天,他命令空军在比利时和荷兰港口前布设100枚水雷,封锁盟军航道。5月10日5时35分,德军沿北自北海、南至卢森堡南部边界一线,对西方发起进攻。第2航空队为B集团军群担任空中支援。在这次作战中,凯塞林的航空队首次使用伞降与机降部队迅速占领荷兰的莫尔狄克、鹿特丹,完整地夺取了马斯河和瓦尔河上最重要的桥梁,并坚守到机动部队从陆路到达,迫使荷兰政府投降。但是,就在荷兰与德军在鹿特丹进行投降谈判时,凯塞林还向第54战斗机联队发出轰炸该城的指令。荷兰败降后,第2航空队全力支援陆军行动,扫除了德军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将数十万盟军压到狭窄的敦刻尔克地域。接着,凯塞林与第3航空队又把这些盟军作为捕杀对象。可是,英吉利海峡的恶劣天气和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终于使凯塞林第一次丧失了局部的空中优势,致使受困的大部分盟军撤至英国。7月19日,凯塞林越级晋升为空军元帅。
法国沦陷后,第2航空队司令部设在布鲁塞尔,准备实施对英作战。凯塞林为抵前指挥又把前沿指挥所设在多佛尔对面的灰鼻角。在此期间,凯塞林认为作战初期皇家空军很可能为保存实力而采用规避战术,将战斗机主力配置在后方。而德国战斗机由于航程短,飞不到伦敦以外远地区掩护轰炸机作战。这样,失去掩护的轰炸机也就无法实施大纵深攻击。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他提出攻击英国首都伦敦,认为英国为了保存伦敦,甚至会把最后一架战斗机也投进去。而一旦英国战斗机应战并因此受到削弱,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就能顺利地实施纵深攻击。后来战局的发展证明凯塞林的判断颇有见识。但是,希特勒却拒绝采纳其作战方案,下令空军攻击英格兰南部和东南沿海附近的目标。1940年7月10日,第2航空队首次以强大兵力攻击英国南部的军事目标。8月13日(鹰日),德国空军出动1485架次飞机在英国南部狂轰滥炸。许多德国飞行员把不列颠诸岛的地图画在机身上,并加上“伦敦——8月15日——完蛋”的字样,大有一举轰平英国之势。接连数天,整个英格兰南部上空充满了战斗的喧嚣。德国空军几乎倾巢出动,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英国空军不仅未受到致命打击,反倒击落德国367架飞机。这时,希特勒才想起凯塞林方案的价值,允许轰炸伦敦。8月24日,凯塞林命令轰炸机编队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首次空袭伦敦。9月初,大规模闪电空袭伦敦达到高潮。按照戈林的命令,凯塞林每天都集中450架以上的远程轰炸机实施昼间袭击。在这场混沌的大破坏中,伦敦3个铁路终点站被摧毁,对外的铁路运输严重瘫痪。然而,英国军民终于顶住了德国空军的闪电攻击。到9月15日,凯塞林的轰炸机已丧失一半,其战斗机损失更惨,已无力担负空袭伦敦的任务。9月30日,凯塞林部最后一次大规模空袭伦敦。不列颠空战的失败使希特勒无限期推迟实施“海狮”计划。1941年6月,第2航空队被调到波兰和东普鲁士地区,准备进攻苏联。  
  1941年6月22日3时15分,凯塞林协同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由东普鲁士南部和总督辖区北部,向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方向突击。第2航空队对苏联陆军和空军机场实施持续而猛烈的轰炸。中央集团军群在凯塞林的协同下,于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两地围歼苏军60多万。9月26日,凯塞林奉命同中央集团军群实施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计划。从10月初起,第2航空队全力为地面部队扫平前进障碍,空袭莫斯科,攻击从布良斯克—维亚济马—勒热夫一线起通往东部的各条铁路线,阻碍苏军补给与增援部队,给苏军实施莫斯科防御造成极大困难。    
  1941年11月,英军在北非实施反攻,地中海的局势陡然变化,意大利请求希特勒紧急支援。为加强在北非的军事力量,凯塞林及其第2航空队被调往地中海地区。凯塞林被任命为南 叩戮芩玖睿涸鹣蛟诒狈亲髡降穆∶蓝刻峁┛罩兄г妥柚褂⒕勇矶航邢?。隆美尔与凯塞林是性格相异的统帅,前者孤傲狡黠,后者平和乐观。然而,凯塞林尽管比隆美尔的军衔高、军龄长,却抱着极为坦诚的态度与隆美尔研究战事,实现了较为成功的协同作战。随着隆美尔部的胜利,希特勒对凯塞林愈加器重,在1942年9月甚至想让凯塞林接替凯特尔任最高统帅部参谋长。  
  1942年秋,战局对德军日益不利。盟军在北非将隆美尔部打得焦头烂额,且地中海的空中优势已经易手,凯塞林的航空队甚至连最基本的补给都难以运送。  
  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政权很快于9月倒台,意大利退出轴心国。凯塞林立即解除80万意军的武装,并将26万多人送到德国服苦役。他制定了防御计划:在罗马以南建立数道防御线(如萨莱诺—福贾线、加里利亚诺—卡希诺—亚得里亚线、古斯塔夫线),坚决抗击盟军进攻,使盟军丧失进入罗马和巴尔干的跳板。凯塞林的防御战术取得了成功,德军在意大利与盟军对峙了一年多。1943年11月,驻意大利的德军合编为C集团军群,凯塞林为C集团军群总司令。1944年7月19日,凯塞林获得栎树叶钻石勋章。凯塞林率部与盟军在安齐奥滩头和努吐诺滩头激战之后,撤往台伯河以北,并在盟军进占罗马之前撤到亚平宁山区继续抵抗。  
  1945年3月10日,希特勒下令凯塞林接替伦德斯泰特任西线德军总司令,企图在西线重现意大利防线的奇迹。但是,这位曾自行驾机二百多次巡视欧洲和北非战场的空军元帅,也无力回天。5月5日,凯塞林向艾森豪威尔请求允许派代表商定投降条件,遭到拒绝。5月7日,凯塞林率部就近向美国第101空降师投降。  
  1947年5月6日,设在威尼斯的英国军事法庭以战争罪判处凯塞林死刑,不久改判无期徒刑。凯塞林先后在威斯特伐里亚和沃尔监狱服刑,1952年因病获释,1960年7月16日死于心脏病。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凯瑟琳元帅画像1 副本.jpg
凯瑟琳元帅画像2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1892-1972 Erhard Milch 米尔希空军元帅在德军元帅中占有一种特殊地位。他的工作仅限于空军的组织和其它事务。戈林元帅对他特别器重。他的元帅头衔也是因此而获得的。

米尔希1892年出生于威廉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在步炮兵第1团任少尉,在航空搜索第5和第204队任中尉队长。后来任第6驱逐机队队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米尔希曾先后担任某民间航空队队长、警察航空中队队长、路易东方航空公司联络员、但泽航空邮局业务部主任等职。

1923年,他担任容克斯航空公司飞行管理部主任,3年后转任新成立的德国航空公司经理。

1929年升任该公司总经理。在他的管理下,德航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大企业,在自由竞争中压倒当时兴起的其它航空企业,该公司成为秘密组建德国空军的骨干。当希特勒掌握政权的时候,戈林就把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飞行战友米尔希拉入航空部,并任命他为副部长。从此,米尔希步步高升。

1933年他还是一个上校,一年后就升为中将。航空部在他的指导和组织下,几年内就发展成为世界上打击能力最强的德国空军。希特勒赏识米尔希对于重建空军所表现出的供给,并于1936年晋升他为航空部将军。两年后他晋升为上将。

1939年2月被任命为空军总监。米尔希虽以重建空军为本身的职责,但他不主张贸然开战。当1939年5月,他获悉希特勒决心以武力解决波兰问题时,曾指出攻击波兰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由于米尔希担任空军总监之职,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上过战场,而负责组织方面的工作。在这一岗位上,他表现了非凡的才干,顺利地解决了战争期间空军组织方面的很多问题。对法战役胜利之后,希特勒晋升他为元帅。米尔希的晋升在德军将官团中颇有非议。曼施坦因元帅在所著《失去的胜利》一书中,称这种晋升“降低了德国最高贵军人阶级的价值”,并说米尔希“组织功绩虽然可贵,但绝不能同陆军的各总司令相媲美。”

在对英空战激烈进行时,米尔希和戈林密切合作建立起来的德国空军暴露出很大的缺陷:空军完全不受国防军统帅部的调动,它的使用权属于戈林和米尔希。他们指挥的空军不能完全适应整个战局的要求。此外,在陆军和空军之间,经常发生意见分歧,空军把陆军看成是“一帮落伍和守旧分子的收容所”。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戈林和米尔希固步自封,未能发扬光大已有战绩。虽然凯塞林和施佩勒、里希特霍芬诸元帅曾一再建议彻底改进空军的建设计划,但米尔希拒不采纳这些建议。结果,英国空军打败了德国空军,并争取到了绝对的制空权。

米尔希虽然能在最短时间内建立空军,但他和戈林都不会使用并发展空军。当然,主要责任还是应由戈林承担。 1943年1月中旬,米尔希被任命为“领袖特派员”,前往东线指导在斯大林格勒市被包围的第6集团军。当米尔希到达塔甘罗格附近的第4航空队司令部时,他了解到,各机场虽有280飞机,但只有70架可以使用。冬季给第4航空队带来了极大损失。各机场都受到苏军包围的威胁,飞机几乎不能起飞和降落。各供应中队的伞降场几乎不堪使用。空军每天要派出250架次飞机向斯大林格勒市空运补给品是完全不可能的。

从1942年年底到43年年初的两个月期间,德国空军在斯大林格勒市上空损失了一千名飞行员,其飞机也同时被击落。斯大林格勒市被苏军攻陷。希特勒和米尔希就这次惨败举行检讨会。XTL把第6集团军的被歼归罪于戈林。米尔希曾提出将战线撤退到第涅伯河一线,加速制.造驱逐机并协调陆空军作战指挥的建议,希特勒未予采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米尔希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以战犯罪提出公诉,并于1947年4月17日被判处无期徒刑。1954年获释。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米尔契画像1 副本.jpg
米尔契画像2 副本.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bbs.bbicn.com ( 粤ICP备20066041号 )

GMT+8, 2024-3-28 16:56 , Processed in 0.1449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